種子播種的時候,深深的挖土,讓種子深臥土壤里得到滋養謂之深耕,種下莊稼后精心呵護、細心侍候是細作。如今個別人受輿論、社會風氣的影響急不可耐地追求財富金錢,有時甚至到了拔苗助長的地步。“急于求成讓大多數年青人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以至于連等待一匙砂糖徹底溶解的耐心也沒有。”但是李董卻是例外,他大學畢業后即在公司工程部腳踏實地、埋對苦干數年,后又派往廣西寧明花山互通立交項目部,在項目部常駐崗位上潛心積淀,享受成長的樂趣。
初入花山 潛心“扎根”
寧明花山互通立交工程位于廣西自治區寧明縣北面縣氨肥廠附近,距離縣城2公路,距離我國非物資文化遺產—花山巖畫景區15公里,合同金額1.2億元。該工程為崇左市重點工程、寧明縣一號工程,施工伊始就受到全縣上下及周邊縣市的關注,再加上施工難度大,施工及管理難度可想而知,公司領導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后委派李董到項目上從事常駐管理等工作。這對于一個工作經驗略顯不足的青年員工來說無疑是挑戰,但也是成長必經之路,巨大的工作量、全新的領域,不僅需要他全身心的投入,更需要超強的毅力與耐心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日常工作中他嚴格遵守工作職責,嚴格控制印章使用,遇有用印不符合公司規定的地方耐心與有關人員做好解釋工作,積極協調項目部與公司、業主的工作對接,很好地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他逐漸完成了從一個新手到獨當一面的管理人員的蛻變。
?“?沃土”之上 細下功夫
搞工程,整個施工過程一環扣著一環,安全問題貫穿其中,容不得絲毫的差錯,看似細小的問題,就可能存在著安全隱患。到項目不久,項目部安排他協助分管安全工作,并讓他參與籌備了施工安全專項方案的專家論證工作,兩次派去崇左市高速運營公司學習新版《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
針對項目安全管理點多、面廣、難度大等特點,李董嚴格貫徹項目部“用制度規范安全、用現場管理安全、用教育引導安全”理念,抓緊利用時間對施工圖紙進行仔細研究,了解每項單項工程的施工工藝和施工環節,查找出施工中有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同時,他堅持每日現場安全巡視和每周安全檢查,對危險源進行一一排查并配合下發整改通知單,今年上半年先后及時發現并處理2起小事故,避免項目生產受到損失。
除此以外,李董還協助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工作,通過各種措施展現贛基集團良好企業形象,在歷次縣質檢、人大等部門的檢查中廣受好評。
化繁為簡 等待破土
李董工作安排條理性強,對于每天要完成的工作,他都提前規劃、預先找出思路,晚上不管多晚都像記日記一樣堅持寫每日計劃與當天實際完成小結,并定期從這些記錄中尋找優化工作方法的方式。雖然有時忙得飯都顧不上吃,好在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隨著施工接受尾聲,他又自告奮勇擔負起項目參選評優的材料準備工作并積極開展督促評優工作的推進。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為他的成長、歷練和成熟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讓他有更加有底氣等待破土。